通辽市打造“四度”政府采购:提高政府采购全流程透明度
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成长之基,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源,作为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重要评价指标,政府采购因涉及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而备受关注。
近年来,通辽市财政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牵引,以公开透明为基本原则,推动政府采购全过程信息公开,打造更加透明的政府采购体系,为采购主体提供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,助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强化信息公开管理,采购信息透明
依托“通辽市政府采购网”,通辽市财政局为采购人提供政府采购信息一站式服务,实现从采购预算编制到采购计划发布、从项目评标到采购合同签订、从项目验收到绩效评价的九大环节全流程信息公开,让政府采购行为接受全社会监督,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。
“现在查些信息可真是方便多了,尤其是各个单位发布的采购意向和采购需求,以前我们想了解都没有途径。”内蒙古顶先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彩云表示,现在可以随时查看到各个单位的采购需求信息,能够提前做好投标准备,有效投标数量比往年有了大幅提升。全流程信息公开不仅拓宽了信息公开范围,更能规范、约束政府采购履约行为,杜绝权力寻租,形成闭环管理。
深化信息化平台应用,采购行为透明
以“通辽市政府采购网”“政府采购云平台”及“预算一体化”三个平台为技术支撑,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、全要素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,打造从信息公开到资金支付的全过程采购行为透明机制,做到事事有依据、步步留痕迹。
“通过互联网开展政府采购工作,一方面提高了‘透明度’,减少了供应商前期投入,另一方面系统内操作留痕,也抑制了暗箱操作的可能,净化了采购行为。”通辽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科负责人说,政府采购平台的建设进一步规范了采购行为、完善了工作机制、提高了采购透明度,为实现阳光采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完善投诉调解机制,处理结果透明
近期,通辽市某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就“通辽市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采购”项目招标文件内供应商资格要求相关条款,向通辽市财政局提出投诉,该公司认为招标文件中对供应商资质设置了不合理要求,具有明显的排他性。
经审查,招标文件中相关资格要求无法律或政策依据,属于将国家行政机关非强制的资质、资格、认证等作为资格条件,投诉事项成立。市财政局依法责令采购人、招标代理机构修改采购文件,重新开展采购活动。这一案例,并非个例,是通辽市财政局近年来大力完善政府采购信息公开机制度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。
对标先进争先进,改革创新谋新彩。通辽市财政局将对标国内政府采购领域先进地区,不断学习成功经验,持续创新政策举措,全力争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,以优质的服务助推地区经济发展。(王晓璐、刘畅)